當前位置: 通識 > 漢文化 > 字字珠璣 > 正文
細說(shuō)漢字:束

“束”字是個(gè)會(huì )意字。甲骨文①的外部的方圈是繩索之類(lèi),其中間有三根木柴,也就是用繩索捆綁木柴的意思。金文②是把方圈變?yōu)閳A圈,也是捆綁木柴之意。小篆③是繩圈在內,而“木”在外,不過(guò)變成了一條“木”了??瑫?shū)④是在“木”字的中間加一個(gè)扁“口”,也仍然是束木之意。
“束”字的本義是捆綁,后來(lái)又引申為“管束”的意思,如“束身自愛(ài)”等。從“管束”之義又引申為“束縛”的意思,如“束手無(wú)策”、“莫不束手”等。
“束”與“朿”不同。“束”字封口,“朿”字不封口。凡是從“朿”的字往往與帶尖的東西有關(guān),如“刺刀”的“刺”,“荊棘”的“棘”,“棗樹(shù)”的“棗”。只有“喇”、“剌”、“辣”、“賴(lài)”、“癩”、“鯻”等才從“束”字。
擴展閱讀

指事字。商代金文作
(字形1),省作
(字形2),像兩頭用繩索扎住的橐(橐無(wú)底,所以盛物時(shí)要扎住兩頭),是“束”字的初文,也是“橐”字的初文(參見(jiàn)橐部“橐”字條);又曾借為“東”本義是系,捆。《說(shuō)文》:“束,縛也。”《詩(shī)·鄘風(fēng)·墻有茨》:“墻有茨,不可束也。”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士皆釋甲束馬而飲酒。”引申指約束,拘束。《玉篇·木部》:“束,約束。”《莊子·秋水》:“曲士不可以語(yǔ)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”又用為量詞,捆兒。《詩(shī)·王風(fēng)·揚之水》:“揚之水,不流束薪。”(冀小軍)
——李學(xué)勤《字源》

漢典:www.hnwzsrc.com
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|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|亚洲国产高清在线观看视频|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|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|日本免费在线一区
襄汾县|
屯门区|
安吉县|
安庆市|
盱眙县|
安新县|
日喀则市|
郓城县|
交城县|
福贡县|
牟定县|
攀枝花市|
晋江市|
安图县|
合水县|
南靖县|
葵青区|
石首市|
呼图壁县|
铅山县|
南华县|
铁岭市|
平安县|
洞头县|
城口县|
旌德县|
利川市|
宜兰市|
武乡县|
河池市|
阜宁县|
泰顺县|
瑞安市|
通化县|
泰来县|
阿城市|
双城市|
包头市|
南皮县|
苗栗县|
洪雅县|
http://444
http://444
http://444
http://444
http://444
http://444